Quick Search:

《澳門理工學報》成功協辦 “新史料、新方法、新理論: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再出發”

國際學術研討會

 

2023年12月9日至10日,華中師範大學120週年校慶歷史學科系列學術活動之“新史料、新方法、新理論: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再出發”國際學術研討會順利召開。此次會議由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與華中師範大學東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辦,《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編輯部、《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編輯部、《近代史學刊》編輯部協辦。研討會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瑞典的四十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盛會。

研討會開幕式在華中師範大學學術交流中心一樓多功能報告廳舉行,由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魏文享主持。華中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彭南生,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所長、資深教授馬敏和澳門理工大學《澳門理工學報》執行總編陳志雄分別致辭。彭南生對與會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期待本次會議對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有所推動。馬敏追溯了著名歷史學家章開沅先生創辦東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的歷史,介紹了研究中心成立以來的學術交流活動及研究成果,並對研究中心未來幾年的研究重點作了展望。陳志雄介紹了《澳門理工學報》及其“中西文化”欄目,指出本次研討會將學者、學術機構與期刊融為一體,為相關各方共同推出優秀研究成果提供良機。

與會學者合影留念後,本次研討會進入主旨演講環節,主持人為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前所長、資深教授朱英。第一位演講者是美國波士頓學院利瑪竇中西文化歷史研究所學術總監吳小新,演講主題為“從湘西到延安:通過歷史檔案探索現代中國‘關聯的歷史’”。他考察了美國天主教苦難會在華活動與中國社會發展的密切關聯,強調在“關聯的歷史”視域下解讀檔案資料,以拓寬東西方歷史文化交流研究的視野。第二位演講者是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前所長、研究員熊月之,演講主題為“清末哲學譯介熱述論”。他認為西方哲學一般知識、主要哲學流派、重要哲學家、哲學史敘述框架大都在該時期被引介入華,並對後來中國哲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隨後的分組報告中,與會學者圍繞多個主題分享了最新的學術思考。在第一場討論會中,復旦大學章清教授探討了日本近代漢文文獻在中日交流中扮演的角色,認為此類著述反映了日本學術和思想的變遷,以及近代中日文化、知識、術語、觀念的相互影響。四川大學陳建明教授梳理了西方漢學界對道教的研究,指出相關研究在傳播道教思想、影響歐洲道教觀、建立東西文明紐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復旦大學徐以驊教授考察了世界宗教格局的百年變遷,認為這一變局體現在世界性宗教的人口重心轉移、世界宗教版圖重新劃分等多個方面,並指出中國的宗教學研究應與時俱進、因勢利導。廈門大學張先清教授從族群史視角分析了清代旗人與天主教的關係,以及傳教士向歐洲社會宣揚旗人奉教故事所隱含的文化意義,以此揭示清代前期天主教本土化過程。

第二場討論會兩個會場的報告,分別聚焦近代中外交流史上的歷史人物和中國基督宗教的本土化問題。在第一分會場,中山大學吳義雄教授剖析了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麥都思的中西文化觀,指出走向“本色化”或“中國化”是基督教在華事業的必然歸宿。復旦大學鄒振環教授關注到科普翻譯家伍周甫的譯書成就,認為其譯作《蘭氏科學常談》貫徹了“求真喻俗”的翻譯理念。山東大學胡衛清教授考察了晚清廣東水師提督方耀及其族人與傳教士間多種形式的交往,認為其中的公義與私誼展現了菁英階層價值和利益取向,並為中西之間的深入瞭解提供可能。澳門理工大學陳志雄副教授探討了陸徵祥對中國傳統文化與基督宗教文化最佳契合點的思索,並指出這種理性化的努力體現出對生命的終極關懷,對克服現代文明弊端具有指向作用。上海社會科學院徐濤研究員透過孫中山所著《會議通則》一書的三篇序言,切入孫中山黨人的交際網絡,豐富了對1917年前後孫中山投入翻譯和寫作的若干重要史實的認識。

在第二場討論會的第二分會場,吉首大學林旭鑫講師、福建師範大學林金水教授以主權和話權的視角再思台灣基督教史,對基督新教入華的確切時間提出了新看法,並強調要警惕西方強勢話權下的史事敘述。中國社會科學院段琦研究員認為,清末民初中國基督教會本色化狀況高於中國天主教教會,這一差異與國際基督宗教環境有關,同時要從具體史實出發看待傳教士與本色化的關係。安陽師範學院劉志慶教授梳理了近代天主教教區管理體制與中國社會的適應過程,指出中國傳教區建設受到羅馬教廷與西方國家的雙重影響,並強調天主教中國化的關鍵在於內因,即教會自身。湖北大學康志傑教授以天主教錢糧稅單為核心史料,聚焦天主教繳納土地稅的問題,呈現天主教入華後受到中國本土法律約束的史實,並揭示天主教與地方社會互動等問題。凱里學院柯卉副教授透過明清耶穌會士對“Poverty”誓願的詮釋與實踐,探討了宮廷耶穌會士與基層傳教士兩類群體在不同傳教時期的收支情況,及其所經受的信德考驗。

在第三場討論會的第二分會場,瑞典哥德堡大學楊富雷(Fredrik Fällman)副教授借助“接觸區域”的概念,通過挪威傳教士艾術華等人物的經歷展現了中國人與北歐傳教士之間的多面交流。英國劍橋大學白瑪麗(Mary Augusta Brazelton)副教授考察了里昂中法大學的醫學教育交流,認為該校醫學課程的多樣性使中國學生可根據祖國現實需要選擇性學習,並在回國後影響中國科學的發展。英國倫敦大學勞曼(Lars Laamann)副教授探討了清末民初傳教士對鴉片藥品的使用及其危害,揭示了醫學傳教士在文化上的局限和人性的弱點。華中師範大學劉清華副教授分析了十八世紀歐洲的官僚、學者與在華耶穌會士的互動以及中國修士的赴歐之旅,並揭示北京傳教團、法國經濟思想史家、早期英法經濟思想互動對《國富論》的影響。寧波大學張怡雯講師考察了中外學者圍繞《集說詮真》著作權等問題展開的筆戰,揭示了十九世紀末中國學者、僑居地漢學家與歐陸學者在歐洲漢學多元格局中的地位和影響。

第四場討論會的兩個會場涉及近代西人在華辦學、基督教經文的形成與傳播等論題。在第一分會場,山東大學博士生張凡和山東大學劉家峰教授梳理了1916-1929年北京華語學校辦學體制的變遷,認為對不同西人群體的吸收增強了該校的社會網絡與辦學能力,使其從傳教士語言培訓學校轉變為漢學研究機構。華中師範大學徐炳三教授以人大複印資料《中國近代史》轉載論文為中心,解析20年來大陸學界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熱點,認為該領域在形象學、學術教育、出版事業、西醫東漸等幾方面受關注度較高,但也存在學科邊界不清晰、時間斷限不統一、理論體系不完備、基礎史實不充分等問題。四川大學趙艾東教授以1924-1929年收回教育權運動中的四川巴安華西小學為探討對象,認為該校對新政策的不斷適應彰顯了其中國化和世俗化的轉向。華中師範大學周萌講師探討了中國瓷器對墨西哥普埃布拉錫釉陶器的影響,並強調中國文化在塑造拉丁美洲民族文化身份中扮演的角色。

在第四討場論會的第二分會場,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古偉瀛以明末《聖號經》《天主經》和《聖母經》為研究對象,考察了天主教傳華日常經文的翻譯來源,揭示了東西宗教思想的差異、耶穌會及道明會傳教策略的不同和地域因素造成的譯文特色。法國漢學家、中山大學梅謙立教授(Thierry Meynard)討論了民國時期天主教廣州代牧區主教魏暢茂對廣州湧現的革命、國家政權建設、反殖民主義等現代性要素的觀察和理解,及其推動教會本土化的努力。澳門科技大學湯開建教授和澳門科技大學博士生田一言分析了航海家阿戈特留存的西班牙文手稿《廣州商館日記》,認為其中保存了大量清中前期中西貿易和廣州十三行的史料,具有較高的史學研究價值。復旦大學博士生應煥強以近代蘇滬土白譯本聖經為研究對象,認為其翻譯過程經歷地方文化和《聖經》翻譯原則間的磨合,方言聖經在普傳福音方面取得實效的同時,也受到時局和其他宗教團體的擾阻。

在圓桌會議自由發言環節,熊月之、段琦、章清、吳義雄、梅謙立、吳小新、陳建明、康志傑、胡衛清、高晞、劉志慶、陳志雄、劉家峰、徐濤、趙艾東、趙廣軍等多位學者紛紛從破除專門史研究的壁壘、地方文書與西文資料的綜合利用、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新視野、大數據時代史料分析新方法等方面發表見解,並對今後相關研究的發展提出建議與展望。最後,馬敏教授在總結講話中表示,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再出發”是對原有研究的升級換代,是在開發新史料、重讀舊史料和中西文獻互證的基礎上,關注全球史與區域史的關聯性,探索新的研究思路與方法、開闢新的研究領域,從而復原歷史的原生態,尋找史學研究的真聯繫、真問題。至此,“新史料、新方法、新理論: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再出發”國際學術研討會圓滿結束,此次會議對於推動國際間的理解、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來源:微信公眾號“桂子山史學”)

 

學術動態

  • Product Image
    《澳門理工學報》成功協辦 “新史料、新方法、新理論: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再出發”

    2023年12月9日至10日,華中師範大學120週年校慶歷史學科系列學術活動之“新史料、新方法、新理論: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再出發”國際學術研討會順利召開。此次會議由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與華中師範大學東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辦,《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編輯部、《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編輯部、《近代史學刊》編輯部協辦。研討會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瑞典的四十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盛會。

     

  • Product Image
    《澳門理工學報》被“國家期刊庫”全文收錄

    2023年初,《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受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邀請,正式加入“國家期刊庫”。被“國家期刊庫”全文收錄,是國家級學術機構對《澳門理工學報》學術水準的高度肯定,也是對澳門理工大學學術和科研實力的認可。

     

  • Product Image
    《澳門理工學報》連續十年位居全國前列

    2023年4月22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承辦的“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轉載名錄發佈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發佈了“2022年度複印報刊資料高轉載期刊、機構名錄”和“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作者(2022版)”兩項成果。《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再創佳績,2022年度轉載率位列全國高校主辦學報第6名,綜合指數位列第8名,轉載量並列第8名,並入選“2022年度複印報刊資料高轉載期刊名錄”

  • Product Image
    《澳門理工學報》被評為“全國高校權威社科期刊”

    2023年9月23日,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公布了第七屆高校社科學術期刊質量檢查與評估結果,澳門理工大學主辦的《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被評為“全國高校權威社科期刊”,總編輯劉澤生教授榮獲“玉筆獎”。

  • Product Image
    《澳門理工學報》榮膺2018“最受學界歡迎的10種港澳台學術期刊”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研究院近日發布了2018“最受學界歡迎的10種港澳台學術期刊”,《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榮列其中。

     

  • Product Image
    《澳門理工學報》榮獲“全國高校社科名刊”等多個獎項

    2019年11月25~28日,由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主辦的“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學術期刊的責任與使命學術研討會暨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在廣東舉行,來自全國各高校的學報界同行和專家學者700多人與會。此次會議公布了第六屆全國高校社科期刊評優活動獲獎名單,並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榮膺“全國高校社科名刊”;“港澳研究”欄目被評為“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總編輯劉澤生教授被評為“全國高校社科期刊優秀主編”;副總編輯陳志雄副教授被評為“全國高校社科期刊優秀編輯”;編輯桑海講師榮獲“全國高校社科期刊優秀編輯學論文”獎。

     

  • Product Image
    《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入選為CSSCI來源期刊

    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數據庫最新數據顯示,澳門理工大學主辦的《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已於2023年6月入選CSSCI(2023—2024)來源期刊目錄。《澳門理工學報》成功入選CSSCI來源期刊,不僅是對澳門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出版的認可,也是對澳門理工大學辦學成就的充分肯定。

  • Product Image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轉載排行榜發佈 《澳門理工學報》連續七年穩居全國前列

    《澳門理工學報》連續八年穩居全國高等院校人文社科學報全文轉載前列排名